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普通外科 > 创伤&出血 > 烧伤
编号:11661259
被电烧伤的治疗措施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8年1月10日
     电损伤在临床上有两类。其一是全身性损伤,称电击伤。其皮肤损伤轻微,电流进入体内立即传遍全身,主要损伤心脏,引起血液动力学剧烈改变。由此呈现心心悸、眩晕、意识障碍等,可发生电休克、甚至心跳呼吸骤停。急救使病人迅速脱离电源,施行复苏术。另一类是局部损伤,电流在其传导受阻的组织产生热力,造成组织蛋白凝固或炭化、血栓形成等,称电烧伤。而且电流传导路径的组织细胞(例如血管内皮),还可因电解作用受到损害,发生变质、坏死。电烧伤病人并非受全身性损伤,但因后者程序轻,只有一时性症状,恢复后局部损伤为主要问题。

    【诊断】

    诊断较容易,但应密切观察深部损伤进展和并发的感染。还应重视低血容量、尿量少和尿成分异常(蛋白、管型、红细胞等)、心电图改变和贫血等。

    【治疗措施】

    电烧伤的治疗基本上如同前述的Ⅲ°烧伤治疗。根据其病理和临床的特点,处理要点如下:

    1.病人卧床休养,包括入口不大、皮肤烧伤面积较小者在内,均需仔细观察病情变化。伤处一般应用暴露疗法,保持伤肢清洁干燥,每日消毒皮肤2~3次。

    2.伤后3~5日,可行第一次手术。先切除确定的表现坏死组织或焦痂,探查其深部组织。如未明显感染,则比较彻底地切除失活组织(不出鲜血、电刺激肌不收缩等),然后以药液纱布包扎。隔2~3日再次手术探查,清除其坏死组织,直至可以缝合伤口或植皮。

    伤后发生严重的肢体肿胀,甚至可阻碍局部血循环,此时应切开皮肤、筋膜以减压。肢体肌广泛坏死时往往要行高位的截肢。但肌坏死多以肌束为范围(不以肢体横断面为界),与其供应血管栓塞相关。因此,伤后1周左右可用血管造影法,帮助帮助识别血管阻塞和通畅,那样可以保留肢体健康的肌肉或降低截肢平面。

    3.已感染的伤口要充分引流,予以湿敷,逐日剪除坏死组织和焦痂,直至伤口生长肉芽而愈合或植皮修复。广泛的深部感染甚易导致毒血症、败血症、急性肾功能衰竭等,除了应用大剂量抗生素,必须及时作多处切开引流,甚至不得不行截肢术。暴露的伤口有出血的危险,压迫止血和药物止血只能一时性效果。应在床边准备止血带和手术包。

    严重电烧伤的致残率高。随着外科技术进展,治疗电烧伤中已采用带血管游离皮瓣或大网膜覆盖创面、切除变质血管后移植自体健康静脉、甚或截除损伤肢段后再植连接等方法,以改善疗效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